特殊掃描
1. 薄層掃描: 目前生產的CT裝置,基本能作薄層掃描,薄層掃描用于觀察病變的細節和發現小的病變。
2.重疊掃描 是進行橫斷掃描時,床移動的距離小于層面厚度的方法。早期的CT,因為沒有螺旋掃描方式,要進行精細的檢查時,多數采用這種方式,在有螺旋CT的情況下已不再用這種方式。例如層厚用8mm,而床移動距離為4mm,則掃描層面有部分重疊,可以減少部分容積效應的影響,減少漏掉小病灶的機會。但掃描層面增多,X線照射量也增多。
3.兩種電壓掃描 這種方式在較早的CT上可以采用和實現,在近幾年生產的CT上,已不能實現這種方法,一方面,現在的CT都采用智能化,CT掃描參數已不能進行人為設置,另一方面,由于CT的分辨率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已不再需要這種掃描方式。這種掃描方式是,對同一層面采用兩種電壓,例如100kv和140kv進行掃描。當平掃發現高密度病變,判斷是否為鈣化時應用。當有鈣質時,用較高電壓掃描可見其CT值急劇下降,如為凝血塊,則CT值改變不大。如平掃高密度病灶CT值大于100H則可確定病灶內有鈣質,無需采用這一掃描技術。
4.高精度掃描 探測器收集的信息量越大,則影像分辨力越高,因此,當需要高分辨力圖像時,則可采用高精度掃描。但掃描時間增長,X線照射量增加,而且運動偽影出現機會也增多。這種掃描方式在現在的CT上應用較為廣泛,在同一部位的情況下,在可選菜單中就有高速、快速、正常、精細、超精細五種掃描方式,其中精細、超精細掃描,在西門子plus CT中,其正常條件為 2 S,而在精細,超精細中可以選擇2 S X 2 S, 3 SX3 S,以便取得更多的數據。
5.動態掃描 動態掃描是用于血管內注射造影劑后用作被掃描器官造影劑濃度變化的觀察。利用軟件,使整個掃描過程自動進行,再在掃描結束后逐一處理和顯示圖像。有兩種掃描方式,一為從掃描起始層面,按選定的層厚和掃描技術條件連續逐層掃描,直至終止層面;一為對某一興趣層面作多次快速掃描。
6.靶掃描或目標掃描 這一方法是使感興趣器官成像放大而不降低其空間分辨力。用于小器官或小病變的顯示上,例如垂體、內耳腎上腺和脊髓的顯示上。
7.多維圖像重建 較早的CT,在對某一部位作一定數量層面的連續層面掃描時,可以應用所得數據,利用計算機重建三維空間的其他平面圖像,例如冠狀、矢狀或斜面團保,有利于病變的多維顯示。顯然,掃描層面越薄,越多,數據也越多,則重建的其他層面圖像也越清晰。但接受的X線照射量增多。螺旋CT的出現,圖像多維重建已經成為螺旋CT的一個基本功能,患者的受線量基本于正常掃描相同,一次螺旋掃描就可以取得重建所需要的全部數據,但螺旋掃描對于CT球管的傷害較大,會使球管的壽命降低,所以除非必要盡量減少用螺旋掃描。
8.高分辨力CT掃描 高分辨力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良好空間分辨力CT圖像的掃描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提高CT圖像的空間分辨力,是常規CT檢查的一種補充。不是所有的體部CT機都能作HRCT檢查。它要求CT機固有空間分辨力小于0.5mm。圖像重建用高空間分辨率計算法(high—Spatial-frequency a1gorithrn);用薄層掃描.層厚為l—1.5mm;矩陣用512×512。較低檔的CT機,調整掃描方法也可以得到接近于上述標準HRCT影像的效果。例如矩陣為320×320,顯示野(field of view,FOV)為35cm.達不到512×5l 2的短陣,可減小FOV,由35cm減小到20cm,則其像素大小可由1.1mm減小到0.63mm。這樣.其空間分辨力也可達到矩陣為512×512,FOV為35cm時所顯示圖像空間分辨力的水平。
高空間分辨力CT掃描,可清楚顯示微小的組織結構,如次級肺小葉,小的器官如內耳與耳骨和腎上腺等。對顯示小病灶及病灶的輕微CT變化優于普通CT掃描。目前的中,這種高空間分辨率掃描方法,已經固化到操作軟件之中,在工作方式選中了這些部位時,就已經使用了這種掃描方式,不再需要人為的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