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校正和標準化
6.1 數字探測器陣列(DDA)校正方法
在數字探測器陣列(DDA)合格試驗之前,要先根據制造商推薦的方法做偏移校正或增益校正 (見 第3.1.20節 和 3.1.21節),生成校正圖像。尤其重要的是.校正程序要象例行日常的校正程序一樣完成。確保制造商收集的數據與系統進入應用時收集的數據盡可能一致。
6.2數字探測器陣列(DDA)的壞像素標準化-制造商各有不同的方法校正壞像素。為本合格試驗試收集的圖像,需要時,可以按照各制造商的校正程序校正壞像素。本章節將介紹一個標準化的專用術語。下面的定義可以對數字探測器陣列(DDA)的像素好壞進行分類。制造商將采用這些定義統計一組給定的探測器陣列以取得該類型探測器陣列的典型壞像素值?!∮脩羰盏降臄底痔綔y器陣列(DDA)壞像素的認定和校正,由買方和供應商之間預先協商同意。
6.2.1 壞像素的定義和測試。
6.2.1.1 死像素: 像素沒有響應,或者是響應一個與探測器的射線劑量無關的常量。
6.2.1.2 過度反應像素:象素的灰度值大于最小21321個象素區域的中等灰度值1.3倍,這項測試應當在經過偏移糾正的圖象上完成。
6.2.1.3 反應不足像素:像素的灰度值小于最小21321個像素區域的中等灰度值0.6倍,這項測試應當在校正過偏移的圖像上完成。
6.2.1.4 嘈雜象素
在沒有射線的情況下,30到100幀的圖象系列中的象素標準偏移,大于整個DDA的象素的標準偏移的中間值6倍,這些象素稱為嘈雜象素。
6.2.1.5 非一致象素
偏差超過它周圍9x9個相鄰象素中值61%以上的象素。當圖象的平均灰度值大于/等于該DDA線性范圍的75%時,就應該進行此項測試。這項測試應當在經過偏移糾正的圖象上完成。
6.2.1.6 余暉/.延遲象素
X射線關閉后的第一幀圖象中象素的值,比相鄰的9x9個象素的偏差中間值大兩倍以上(參考第7.11.1節)。
6.2.1.7 壞的鄰近象素
相鄰的8個象素是壞象素,該象素也要看作為壞象素。
6.2.2 壞象素的分類或分組
6.2.2.1 單個壞象素—單一的壞象素,相鄰的都是好象素。
6.2.2.2 壞象素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連的壞象素叫做一簇。所謂相連的象素系指象素的一邊或者一角(8個相鄰的象素)相連。如果象素相鄰的好象素不超過5個,該象素叫做簇核心象素(CKP)(見圖 2)

圖2 不同類型的壞象素組:簇,相干簇,壞線段。
6.2.2.3 沒有簇核心象素的壞象素簇完全可以校正,并且標記為不相干簇。簇的名稱標志方法采取簇周圍的矩形的尺寸和該不相干簇中壞象素數目,例如“2 X 3 簇4”(“2 X 3 cluster4”) (見圖. 2);
6.2.2.4 帶有簇核心象素的簇被標志為相干簇。簇的名稱與不相干簇相似,不同的是有前綴“rel”,簇核心象素的數目作為后綴。例如“rel3 X 4 簇7-2”( “rel3 X 4 cluster7-2”), 7是壞象素總數,而2是這一組中的簇核心象素數目。
6.2.2.5 壞線段是種特殊的不相干的象素簇,由10個或10個以上壞象素連接成的一條線(行或列),其中鄰接壞象素的線長小于該線段10%;而且該線段沒有簇核心象素(見圖 2).。該壞線段的名稱用單詞 “線段”(line) 代替單詞“簇”( cluster),例如“1X256 線段256” 或 “2X24線段26” (“1X256 Line256” 或 “2X24 Line26”)(見圖 2).。